
疫情居家隔离期间,一些人会产生悲观的负面情绪,进而导致身体免疫能力下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杨建立说,有些人居家隔离,连续几天睡不好觉,还有的烦躁、情绪不稳,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积极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调节情绪。但焦虑症、抑郁症的稳定期病人出现曾经有过的负面情绪说明病情可能反复了,就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者及时就医。他还建议受到情绪问题困扰又感到无法排解的人,可以拨打88188858心理热线寻求帮助。
杨建立表示,居家隔离期间,要缓解紧张情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不要恐慌,相信政府有能力控制病毒传播。虽然它传染性比较强,但是重症比例还是少。第二,要尽量保持以往作息,不要熬夜。有些人刷手机整宿不睡,不仅降低免疫力还会影响情绪。第三,第一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来保持情绪稳定,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而躯体稳定是情绪稳定的前提,日常可以通过呼吸训练、瑜伽等加强身心锻炼与自身躯体的照料。第五,居家期间还可以培养新兴趣新爱好,让生活变得丰富。大家可以列出平日里一直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烹饪、学乐器、绘画、阅读、养植物等,制成“愿望清单”,勾选出在家就可以实现的愿望。
疫情突发,中小学生都提前放假在家,我市安定医院院长李洁建议家长做好心理调适,和孩子和谐相处。第一,家长要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可以通过呼吸训练、冥想、听音乐、适当的运动等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把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鼓励家长跟朋友、同事交流、倾诉,以释放情绪。第二,当孩子表达情绪时,家长多一些耐心来接纳孩子的情绪,特别要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当情绪平稳后,可以与孩子讨论他们的感受,讨论怎样以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第三,利用这个机会与孩子加强交流。在共同游戏中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找出亲子关系中不恰当的部分,改变对孩子过度控制或过度放任,学会理解、倾听、共情、接纳、帮助、支持。
王俊苏 张然 郭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