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暨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作主旨演讲
央视网消息(记者 张恪忞):肝炎是严重影响国人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近三十年来,虽然我国针对肝炎防治采取了有力行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肝炎仍是我国传染病中排在首位的疾病负担。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肝炎战略”指出,到2030年要将新增肝炎感染减少90%,并在2016年至2030年间将死亡人数减少65%。据了解,我国每年有近40万的原发性肝癌病例,其中80%来自于乙型肝炎,10%来自于丙型肝炎,肝炎防治对我国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6月3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暨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规范治疗可降低乙型肝炎的疾病负担,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减少终末期事件的发生。同时他呼吁优化检测策略,把乙型肝炎筛查纳入常规体检,让更多病人被及时发现,尽早获得治疗。
从2005年至今,我国发布了四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从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等方面加以规范,助力临床医生做出合理决策。王贵强指出,在新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里,最重要的变化是放宽了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在药物可及、价格可负担、副作用可控、耐药风险低的前提之下,我国新版指南比欧美国家的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都要宽,我们希望中国这种适应证的扩大能使更多的病人受益。”王贵强表示,科学放宽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策略将进一步减少疾病进展的风险。
通过规范化治疗,部分适合人群的慢性乙型肝炎可达到临床治愈。王贵强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优化NUC(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仍然是治疗关键。“目前国际上有很多针对不同靶点的药物研发,其中针对乙肝表面抗原的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前景,使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王贵强介绍,目前临床应用的两大类药物是后续治疗的基础,联合治疗将提高临床治愈率,进一步降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降低乙肝相关的病死率。(校对 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