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健康要闻

小儿抽动症如何解 中医有三招

健康 来源:央视网 2019年08月14日 17:1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孩子举止怪异、脾气倔强……这可能是肝风亢盛引起了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认为小孩子肝常有余且脾常不足,容易发生肢体抽动和面部抽动,以至于孩子摇头晃脑、挤眉弄眼、抬眉低眼、咧嘴哼哼等都属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王道涵解释说,在临床上发现抽动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首发部位是在头面部,中医有三招,按摩风池穴、睛明穴、百会穴可以缓解头面部的抽动症。

  风池穴

中医育儿三字经(五) 中医三招治疗抽动症

  风池穴位于足少阳胆经,肝胆相照,按摩风池穴可以祛除肝风。

  将掌心贴住耳孔,十指自然抱头,此时拇指所在位置即为风池穴。可用食指与拇指掐揉风池穴,每次掐揉3-5分钟,向内、向上提捏能增强刺激度。

  睛明穴

中医育儿三字经(五) 中医三招治疗抽动症

  肝开窍于目,肝风旺盛常会引起眼部肌肉抽动,按摩睛明穴可用缓解眼部疲劳 。

  眼角目内眦和鼻根部中间往上凹陷处是睛明穴,用拇指和食指适当力度向内、向上提捏穴位,每次1-3分钟。

  百会穴

中医育儿三字经(五) 中医三招治疗抽动症

  百会穴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效果,适用于脾气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耳朵最高点自然垂直向上与头正中线的连线交汇处是百会穴。可用拇指按摩百会穴,每次按压3-5分钟即可。

  专家提醒:这三个穴位最好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睡前按摩效果最佳。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相关阅读 抽动症 | 风池穴
我要纠错编辑:魏利洁 责任编辑:张福伟
重点推荐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