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健康要闻

遏制“油腻”青少年

健康 来源:健康报 2018年07月18日 09:2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随着暑期来临,儿童慢性病迎来就诊高峰。其中,很多孩子的慢性病是由于超重或肥胖引起的。记者了解到,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还将增加其成年后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对此,肥胖孩子如何减重?家长又应怎样打破误区?

  生活方式也“遗传”

  头扎两个小辫儿,手戴运动手表,腆着鼓囊囊的小肚子,9岁的小苗蹦蹦跳跳地走进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营养膳食科的诊室。“今天测身高体重吗?还测人体成分吗?”“小话痨”一进门就让诊室活跃起来。

  “先去称一下体重。”该院营养膳食科副主任闫洁说。

  “45.5公斤。”小苗有些不好意思。

  “最近还喝饮料、吃零食吗?”闫洁问道。“这些不吃了,孩子还是想吃肉。”老苗告诉闫洁。老苗夫妇平时一大早上班,晚上8时才回家,家里都是孩子爷爷奶奶做饭,就爱给孩子做红烧肉、白菜鸡蛋肉末,稍不控制,就吃过量。

  “比上一次来瘦了一点。不过还是要坚持锻炼。想吃肉也可以,但要注意烹调方式,少盐少油、多清蒸。”闫洁嘱咐。

  “少盐少油,饭菜口感差了,孩子吃得自然就少。”闫洁说,一定要控制高糖、高盐、高油,控制能量的摄入,同时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此外,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喝鲜榨果汁,其实鲜榨果汁的糖分含量很高。

  闫洁说,在诊室看到过太多“辩论”,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平时吃得太多了,祖父母辈则认为孩子吃得一点都不多,白白胖胖的多好。而父母或者家庭生活方式不健康,孩子也会“遗传”不良的生活方式。

  “肥胖的孩子中,因体型胖来就诊的只占50%,剩下的则是因为其他问题,其中不少孩子是因为性征比较明显,家长才带着孩子来就诊的。”闫洁说,目前家长对肥胖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还不够。

  体重只是肥胖的一个维度

  “目前,青少年肥胖的趋势得到一定控制,但仍处在高发态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体医融合中心主任郭建军说,当孩子出现肥胖时,家长不应仅盯着体重,一味地减重可能适得其反。改变肥胖的根源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家长应该与孩子一同参与。

  一项问卷调查指出,超过1/3的超重及肥胖青少年表示自己是“肉食动物”,21.8%不喜欢做运动。郭建军表示,很多肥胖儿童把运动锻炼当成负担。

  “另外,不少肥胖儿童也锻炼,但就是不见效果,因为锻炼不得其法。”郭建军表示,肥胖的孩子需要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比如蹬脚踏车、游泳等。科学的锻炼需要遵循3个原则,一是要锻炼全部身体部位,除了每天健步走,还要兼顾其他部位,要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二要锻炼全部健康要素,比如力量训练、心肺功能训练、柔韧程度、平衡灵敏性等;三要保证运动强度,遵循“321原则”,即30秒慢、20秒快、10秒冲刺。“在饮食方面保持少食多餐,在三餐的间隔期间,补充坚果、全麦饼干等健康零食,保证全天能量平均化。”

  家校医三方联动

  “虽然已经减下去五六斤了,但是刚体检完发现,一些血液指标都在临界点,尤其是甘油三酯。今后在饮食上,我还得更注意。”北京市朝阳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太阳星城校区四年级的轩轩(化名)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告诉记者,自从听了学校老师的指导,自己一改往日见到汉堡和意大利面就狼吞虎咽的作风,每天在家都用标好区域的饭盆控制食量,3/10是菜,1/10是肉,6/10是主食和谷类,再加上点水果。每周还会去游泳,晚上吃完饭就在家附近跑步。

  轩轩隔壁班的同学佳佳(化名)因为超重而进入到同一支队伍。在上午课间操和下午大课间期间,学校体育老师会安排他们加练,额外增加跑步的任务。“以前,爸爸让我减肥的方式简单粗暴,不让我吃或者给我做很多素菜。后来,学校专门请了营养师给我们指导。每天把吃的食物拍下来,发到健康体重的微信群里,请营养师点评。”佳佳说。

  北京市朝阳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太阳星城校区的校门口挂着许多奖牌,但其主管主任梁丽最看重的是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学生营养与健康师范学校》的奖牌。梁丽说,该校办学目标的第一位就是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今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体育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家校联合对超重肥胖儿童进行个体化健康体重管理》课题,旨在在两所试点小学的三四年级,对超重和肥胖的学生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

  “以三年级为例,233名学生中26名肥胖、23名超重。”梁丽告诉记者,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校内严格禁止学生带饮料,为学生提供早餐和午餐,经过专业营养师评估后,每周设计荤素合理、粗细搭配的食谱。学生在家里的晚餐每天上传到微信群中,由营养师点评指导,给家长反馈。利用家长会,卫生老师跟家长交流肥胖的认识与危害。在运动方面,由首都体育大学的专家开发出一套绳梯运动。“跳绳对孩子的膝盖伤害比较大,我们于是开发了绳梯运动,既保证了运动量,又带有趣味性。”梁丽说。

相关阅读 高油 | 肉食动物
我要纠错编辑:魏利洁 责任编辑:张福伟
重点推荐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