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健康要闻

北京献血量居全国城市之首

健康 来源:北京日报 2018年06月13日 09:1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明天是世界献血者日。记者从市公民献血委员会获悉,去年本市血液采集量高达129吨,地区献血率1.73%,居全国城市之首。夏季来临,本市进入献血淡季,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透露,京津冀血液应急调剂平台已初步建成。

  去年本市血液采集量达129吨

  目前,血液还没有替代品,医疗临床用血只能依靠健康人自愿无偿捐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近20年来,本市街头采血点由1998年的3个提升到目前的63个,初步形成了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舒适的采供血服务体系。1998年,北京市仅有1800人次参加自愿无偿献血,目前,全市累计参加无偿献血人次已高达614万。

  2017年,本市自愿参与无偿献血的志愿者近40万人次;血液采集量高达129吨,地区献血率1.73%,居全国城市之首。

  京津冀应急调剂平台建成

  本市每年有40万至50万人次用血者,其中真正的急救用血不足10%,当出现临床用血量短时间降低时,并不会威胁到急救用血和城市运行安全。

  “病人是流动的,血液也应该是流动的,血液调剂机制是国际上解决血液短缺的基本方法。”刘江透露,在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下,京津冀血液应急调剂平台已初步建成。当本市血液标准库存量下降时,专家会根据下降比例、近期恶劣天气以及医疗机构临床手术量等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采取血液调剂、组织单位团体献血预约等措施应对。刘江表示,目前本市拥有10万余人的固定献血者队伍,当出现血液短缺的紧急情况时,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呼叫中心会向他们发出求助信息。

  “目前,血小板用量确实比较大。”刘江说,北京医疗资源丰富,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需要输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数量较多。据统计,去年全国完成骨髓移植近5000例,其中北京占比超一半。

  “问题”血液可溯源

  京津冀血液溯源信息系统目前已上线,可对出现问题的血液进行追踪。

  献血时检查的疾病项目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这四种疾病从感染到能检测出来产生的抗体,需要有一定时间,即“窗口期”。因此,志愿者捐献完血液后,也可能发现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例如对于发现的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会被列入永久不能献血的名单;对于因疲劳导致转氨酶增高等状况的志愿者,则是暂时性不能献血,待身体恢复后仍有献血资格。

  目前,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约有50多种。在我国,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都属于地区人口发生率较高且比较复杂,献血时要通过核酸检测进行严格筛查。

  献血故事

  医生见证自己的血流进患者身体

  昨天,510名市民作为首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受到表彰,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主任朱瑜琪连续20年坚持无偿献血,先后献血36次,总献血量13800毫升,相当于普通健康成人全身血量总和的三倍。

  55岁的朱瑜琪永远也忘不了献血带给他的幸福——

  2000年,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一名腰椎受伤患者正在进行手术,由朱瑜琪主刀。术中需要输血,当护士举着“核血单”进行输血前的查验时,突然愣住了,“朱瑜琪……主任,这不会是重名吧?这血是您献的?”真就这么巧,这血的确是朱瑜琪献的,当时,他已悄悄献血两年多。

  “一边给患者做手术,一边看着自己的血一点一滴流进患者的身体里,心里感觉很幸福。”朱瑜琪回忆。

  作为医生,朱瑜琪见过太多紧急抢救的场面,他更理解健康血液对生命的重要,“只要身体允许,我争取献到16000毫升!”

相关阅读 献血量 | 献血率
我要纠错编辑:魏利洁 责任编辑:张福伟
重点推荐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