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健康要闻

“无痛分娩”:是医疗技术 也是人文关怀

健康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17年09月13日 10:3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哎哟,不行了,我受不了了。” 日前在北京妇产医院举办的“快乐产房分娩镇痛周”活动上,一位准爸爸忍不住地说。还有一些前来体验的准爸爸苦笑着攥起拳头、有的坚持不了叫出声……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过程,但是这种由子宫收缩和紧张恐惧的心理引起的分娩疼痛,对于大多数产妇而言是极其痛苦的。在医学疼痛指数中,分娩疼痛仅次于烧灼伤痛,位居第二位。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当中,医院确实首先应该给予充分的分娩镇痛。这样可减轻产妇的疼痛,她可能就顺利地度过这一关。分娩镇痛是一项医疗技术,同时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范玲教授说。

  分娩镇痛率低致剖宫产率高

  对于产痛,一部分有过分娩经历的妈妈至今仍心有余悸。而陕西榆林不幸被产前剧痛折磨近8小时的产妇,痛不欲生而结束生命的惨剧更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范玲表示,分娩时的剧烈疼痛除了有助于产科医师判断产程进展情况外,对产妇和胎儿无任何益处。在我国,由于分娩镇痛技术使用率不高,很多人恐惧疼痛,主动放弃自然分娩,选择剖宫产,分娩镇痛率低已成为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其实,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找到分娩镇痛方法,通过有效地缓解产痛,不仅可减轻产妇的痛苦,也可缓解产痛带来的不良生理反应,避免子宫胎盘的血流量的减少,改善胎儿的氧供和产妇子宫收缩的失调现象,从而增加顺产概率并避免因疼痛过度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剖宫产。

  分娩镇痛因人而异

  世界卫生组织主张分娩镇痛人人享受,以非药物性镇痛为主。

  范玲表示:“就分娩镇痛而言,包括药物镇痛和非药物性镇痛两部分,我们还是主张非药物性镇痛。如果非药物性的镇痛方法不管用的时候,再采用药物镇痛。”

  范玲解释,目前许多人了解的分娩镇痛主要是药物性的硬膜外镇痛,麻醉师通过一根细管插进脊椎外层的硬膜打入低浓度麻药,俗称打麻药。其实,分娩镇痛,不仅仅指的是硬膜外镇痛一种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更主张采用非药物性镇痛。比如说,为产妇提供一个自由体位;调整呼吸按摩;陪伴分娩;水中分娩;还包括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分散产妇的注意力,从而缓解因宫缩而引起的疼痛。

  范玲指出,人的痛阈不一样,痛阈低的人如果非药物镇痛不起作用,就应采用药物镇痛,而对于心理素质好,意志力强的人,完全可以战胜疼痛,实现纯自然的一个分娩过程。

  临床上发现,分娩时的疼痛与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如恐惧、焦虑、疲惫、缺乏自信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等因素都能降低产妇的痛阈。非药物性镇痛更加帮助产妇克服生产时的心理障碍。

  范玲强调,非药物性镇痛联合应用,对于镇痛也很管用,但必须是一个连贯性的过程。

  分娩减痛理念普遍缺乏

  据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主任徐铭军介绍,目前北京妇产医院的分娩镇痛率达到了47.8%,平均每天有15名左右自然分娩的产妇接受了分娩镇痛;在私立产科医院,分娩镇痛率几乎达到100%,但综合大医院的产科使用分娩镇痛的产妇非常少。

  相关专家认为,我国无痛分娩率低的原因,主要与综合大医院麻醉科人手少、工作量大有一定的关系。也与很多产妇自身缺乏分娩减痛相关理念和知识,认为生孩子受痛是天经地义的事,从而不愿意付出经济和精力上的投入有关。

  宣教工作必须做在前头

  范玲表示,从广义上说,产前的保健及宣教工作也是分娩镇痛工作的一个部分,陕西榆林事件的发生也与对孕产妇的宣教工作做得不到位有关。

  “如果产妇知道应该怎样可以使自己的疼痛减轻,明白疼痛对宝宝没有太大的伤害,了解宫缩是顺利分娩的必要条件,那她可能就容易接受。所以,如果能够把孕期保健做好,孕期的宣教做在前面,可能对于临产以后很多事儿就都变得很容易。” 同时,范玲认为医院的助产士或医生,应多和产妇及家属交流。

  作为丈夫,也有必要学习有关分娩的知识,了解分娩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问题,为妻子生产做好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丈夫应尽可能陪伴在妻子身边,这样能够减少产妇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情。

相关阅读 分娩镇痛 | 痛阈
我要纠错编辑:魏利洁 责任编辑:张福伟
重点推荐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