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健康要闻

生态学家冯耀宗发布创新理论《生命群落学》 促进人类抗衰老研究

健康 来源:新华网 2017年08月23日 14:0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生命是有机体在一定群落环境中受信息作用的活力表现,生命是以群落的形式存在的,脱离群落就没有生命。”8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生态学大会上,中国科学家冯耀宗、徐天瑞教授率领科研团队发布了生命科学的创新学科《生命群落学》,这也为未来生态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论。

  中国科学家冯耀宗发言

   据悉,《生命群落学》理论是以蔡希陶、吴征鎰、冯耀宗等为代表的先后四代科学家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的结果。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并于1958年建立首个热带雨林人工模拟群落,经过60年发展,成为全球仅存的一个能自我调控健康发展的人工群落典范。退休后的冯耀宗全心专注于对人工群落的研究与探索,累积了大量的宏观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如今86岁的冯耀宗带领新一代跨领域科学家团队,在人工群落的基础上,凝结出这一跨多领域、多学科的《生命群落学》创新理论。

   群落是有机体、环境和信息组成的一个多维结构,结构的好坏决定生命活力的大小,会上展示了通过对群路结构的调整,提高生命活力的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图片,证明了可以通过“生命群落结构调控技术”对农业生产、人体健康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生态恢复、现代制药、人类抗衰老及疾病预防等民生领域,也是人类认知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新发展方向。

   在第十二届世界生态学大会上,冯耀宗及其团队还发布了另一重要科学发现,量化提取到了植物源信息物质EGF-C。

   EGF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界的一种调控衰老和自我修复的信息因子,该科学家团队根据生命群落学理论,在植物里发现并提取到了同样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控制型因子,并经过ERK解析人徐天瑞科研团队的细胞信号传导解析,植物源信息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与EGF受体相同,通路一致;首都医科大学潞河医院张瑞华带领的团队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金红婷带领的团队也都从动物实验的角度验证了这一结论。在此次大会上正式给植物源EGF命名为EGF-C。

   EGF-C的量化提取和成功保活解决了困扰生物制药领域多年的生物活性的保持问题,生产成本问题。EGF-C的量产可以加快推动此类药物的普及和推广,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疾病预防,抗衰老,农业生产及生态恢复上,还可以在农业新型生产资料、功能性食品及日用品领域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文/吴私)

相关阅读 ERK | 创新理论
我要纠错编辑:魏利洁 责任编辑:张福伟
重点推荐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