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健康要闻

高速列车上的生死营救

健康 来源:央视网 2017年08月11日 12:5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各位乘客请注意,本次列车6号车厢有一女性乘客突发疾病,急需医生帮助,请医生前往救治。”2017年1月8日下午16:30时,从沈阳开往北京的D18次列车刚刚驶出1小时,列车长就通过广播发出紧急求救声。此时,正在空军总医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医院的外科医生刘悦也在这趟列车上,听到广播,他立即起身向6号车厢跑去。“当时想的就是立马冲过去,对病人来说,一秒钟的延迟可能都是致命的。”事后,刘悦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请大家让一让,我是医生,请让一让。”到达现场后,发病乘客周围已经围满了人,刘悦马上嘱咐列车员疏散围观旅客,保持患者周围空气流通。发病乘客看上去70岁左右,她瘫坐在座位上,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双手按着胸前,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声。这时,列车员送来了急救箱,刘悦马上拿出血压计和听诊器对老人进行查体,同时仔细询问老人身体情况。根据老人既往症状及现场发病状况,初步诊断老人为心绞痛急性发作。

考虑到老人情况比较危急,刘悦一边随时为老人进行心率观察,一边安慰老人,并和列车员商量希望老人病情稳定后,在下一站下车送往附近医院就诊。但此时老人却拒绝下车,说以前也有类似病情发作,口服速效救心丸后就能缓解。当时老人只身出行,还带着一名未成年儿童,刘悦看实在拗不过她,就决定留在她身边陪护照顾,以随时掌握病情进展;同时,列车长也联系上了老人家属和120急救车,准备在列车到达终点站时把老人送往医院。在此后4个多小时的旅程中,老人心绞痛情况反复发作了3次,刘悦都及时对她进行了有效处理。在第3次发作时,同车的另一名医生也赶来,与刘悦一起对老人进行了紧急抢救,使老人转危为安。

晚上20:00时许,列车缓缓驶入北京站,此时,早已守候在站台的120急救车和老人家属都在翘首张望着。列车停靠后,刘悦和120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迅速将老人转送到车上,并向120急救车上的医生详细说明了老人一路上的情况和所采取的抢救措施。此情此景令老人的家属们很感动,激动地拉着刘悦的手说:“医生,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了!”并再三请求刘悦留下联系方式,希望老人病情平稳后也告诉他一声。

今年春节前,刘悦接到老人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老人告诉刘悦医院诊断的结果是心肌桥,目前病情已经平稳,特别感谢他当初的无私帮助。刘悦接到电话也很开心,内心充满做医生的自豪感。他耐心地嘱咐老人要定期复查,按时吃药。

老人儿子送来锦旗

老人儿子送来锦旗

7月17日,老人的小儿子丁志凯带着一面锦旗,专程来到空军总医院医务部科训科教学办,表示一定要当面感谢刘悦,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刘丽华老师接待了他,这才知道规培生刘悦“列车上的生死营救”故事。老人的儿子丁志凯充满感激地说:“感谢空军总医院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医生,在旅途中抢救并照顾我的母亲,刘悦医生是我母亲的救命恩人。”

“当时在列车上看到有人突然发病,没有去想可能给自己惹上麻烦,心里只想着如何去抢救、去挽留这条生命,我想,这是每位医生都会去做的事情。”面对表扬和感谢,刘悦谦虚地说。

医者仁心,“列车上的生死营救”不仅体现了医生这个职业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也是空军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长期教导的实践成果。刘丽华老师表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未来,我们教学办将会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和军队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让医德、医术的教育永远在路上。”

知识链接:心肌桥是什么?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解剖学变异,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但个别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近年来,随着冠脉CT及冠脉造影的普遍开展,心肌桥发现呈上升趋势。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正常情况下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或心外膜的深面,有时会被心肌部分覆盖,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不同程度地受覆盖在其表面的心肌纤维影响,走行于心肌内的冠状动脉于心肌收缩期被挤压,造成管腔不同程度的一时性狭窄甚至闭塞,该部分冠状动脉即为壁冠状动脉,该部分心肌纤维称为肌桥。肌桥多为心室心肌,多见于左前降支。冠脉造影发现率各家报道不一致,介于0.5 %~16%之间,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是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且须造成收缩期较明显狭窄才能为造影所见。

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数无明显症状。由于收缩期时心肌桥挤压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局部心肌供血不足,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个别可发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心肌桥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无需特殊治疗。对于Ⅱ~Ⅲ级心肌桥、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予以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空军总医院 供稿)

相关阅读 空军总医院 | 心肌桥
我要纠错编辑:邹杨 责任编辑:张福伟
重点推荐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