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红:“十三五”医改规划的5+1项要务

姚建红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姚建红

央视网消息:“我们国家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2008年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只有49亿次,2015年的时候,已经上升到77亿人次。可以看到我们的诊疗量是大幅度增加的。所以可以从一个角度解释,我们到医院看到医生累得不得了,工作负荷很大,甚至有时候会引发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因为病人太多了。这是举了一个例子,还有很多的指标,人均寿命得到增长,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也出现向好的趋势。”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姚建红用一组数据举隅“十二五”医改成效,姚建红表示,“十三五”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和目标都非常艰巨。民生是整个目标当中的优中之优、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成果最终要体现一句话,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十三五”医改来讲,我们要着力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在“十三五”过程当中,我们要迈出坚实的步伐!

解读“十三五”医改规划,首先要总结一下“十二五”医改规划执行情况,医改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十二五”医改的四个结论

  第一是方向正确。我们在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问题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做了很多探索,方向是正确的。

  第二是路径清晰。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一种基本的理念。另外就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重视机制建设,重视基层建设。说用投入换机制。国家花这么多钱,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持续性的机制,这个持续性的机制能够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有序发展。

  第三是措施得力。2009年3月份医改启动,到现在已经过了近8年时间,这当中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从国务院到各级地方政府都有医改领导小组,医改领导小组下面设了办公室是医改办。医改领导小组和医改办,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成立了8年之久。有这么一支队伍,开展了很多工作,把这件事继续往下做。

  第四是成效显著。我们国家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用较少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比如中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比很多发达国家都高一些,当然我们和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我们的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

  举一个例子,中央成立了一个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个组的组长。到2016年12月30日,一共开了31次会议,涉及医改的总共有7个议题,包括我们审议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推广深化医改经验,还有2016年的最后一次深改组会议,第31次会议,审议的是《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31次会议当中,有7次涉及到医改工作,体现出中央对医改工作确实是非常重视的。

  面向“十三五”的三个转变

  第一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我们从2009年到前一段时间,重要的就是把根基打好,像盖房子一样。我们经历七八年的努力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框架了,怎么样提升质量?我们的医保现在是提质增效,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医保不会投入那么大的规模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样让医保制度发挥更好的效益,是我们各级决策者和执行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形成框架比较容易,制度化不容易。我们说党中央打虎拍蝇是一种工作,关键要建立一个大家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机制,这也是一种制度建设。现在人员培训了,基层卫生机构建设了,关键是我们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能够持续性的得到调动,让我们老百姓能够持续性的获得医改的感受,也就是医改的获得感能够加强保障。

  第三从单项突破向系统集成、综合推进转变。我们从国家到省市县各个层面,我们国家将近100万个医疗机构(含村卫生室),怎么样形成系统集成,综合性的推进很重要。

  面临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十二五”医改成效是非常明显的,要传递正能量,我们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老百姓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的供给能力和供给结构、效率还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这是总的话。在这个之下我们讲三个方面:

  第一,卫生资源总量、布局、结构和效率等问题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家经常讲大医院门庭若市,有的小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有的专家跟我们讲,调研以后基层没有多少病人了,病人都往上涌,这不是好的现象。都往上涌之后,增加了病人的医疗成本,也增加了大医院的负担。

  第二,医改体制机制和协同联动改革问题。怎么样在医改的组织系统、领导系统和管理系统方面加强联动机制建设?我们经常讲三医联动:医保、医药和医疗,从机制和体制上怎么样考虑?让他们更好的进行协调和联动,才能使得医改发挥重要的效率。

  第三,经济发展和外部社会因素问题。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包括与我们医改直接和非直接相关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我们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投入水平和速度就不太可能像“十二五”期间,甚至是2009年当时那种高效率、快速的增长。又比如说老百姓需求在不断的增加,我们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说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现在我觉得病有所医没有问题的,我们已经实现了,老百姓为什么在某些时候还有意见,老百姓还有意见,老百姓不仅仅希望病有所医,还希望病有良医,从这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三五”医改的六个坚持

  第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我们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我们在思考政策,做出决策,包括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要守住底线,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之上,让老百姓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也能享受到社会公平和正义。

  第二,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经验,实际上各国都是如此,比如是英国,他们最大的改革就是加强基层全民医疗队伍建设。再比如古巴,很多的全科诊所是政府办的,由全科诊所给老百姓提供相应的服务。

  第三,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这一轮医改从2009年以来是比较清晰的,就是政府主导,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写得非常清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说了一句话,就是把公益性要写在我们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旗帜上,旗帜是管方向、管长久的,所以应该说政府主导,在我们中国的医改当中不存在什么争议。但是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垄断,不影响市场发挥作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发挥市场的作用,包括整个在医疗服务管理在医疗资源扩充当中如何利用市场的办法,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第四,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中央提出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分级诊疗,都是增加我们老百姓有效的需求,减少无效甚至是低端的需求。

  第五,坚持医疗、医保和医药联动改革。刚才我已经讲了,在医改当中这个很重要,要三医联动。

  第六,坚持突出重点、试点示范、循序推进。我们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经常讲顶层设计和试点先行相结合。广东、山东都过了1个亿,中国人口多、地域广、区域差别大,所以我们提出突出重点、试点示范、循序推进。

  “十三五”医改的5+1项重点任务

“十三五”医改主要的目标。到2017年,我们要基本形成较为系统的基本医疗制度的政策框架。今年刚好也是医改8年,2009年3月份启动,到现在过了8年时间。医改8年,我们首先交一个答卷,这个答卷就是,我们基本的医疗卫生制度政策框架是一个什么样的框架。到2020年,我们要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这也是2009年颁布的中央6号文件内容。这个文件当时写的也是到2020年的目标,应该说这些目标是没有变化的。我们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当中方法可能有变,政策可能有变,路径可能有变,制度可能有变,但是目标不会改。我们要始终围绕这个目标,到2020年,我们实现中央在2009年的时候给我们提出来的任务要求。

  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概括起来的重点工作,就是按照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要求,我们概括一句话叫5+1,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就是统筹推进我们各项改革。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

  经常有人问我,你们在“十三五”规划当中为什么把分级诊疗放在第一位,原来在医改方案当中,分级诊疗可能就是一句话,没有提升为一个标题,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小标题,后来变成了大标题。现在不但是变成大标题了,还变成第一大标题了。有人提出来分级诊疗制度不是改革的问题,把它弄得太大了,没有这么重要。

  我们举个例子,大家经常讲医患关系在某些时候。某种程度上有加剧的趋势,为什么会加剧?大家说我们的医生都是好医生,病人都是好病人,经常说要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但是我们要给他制度空间和机制空间,让他增加沟通时间和效率。现在大家经常讲,说老百姓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缺少沟通时间。所以我们现在要还原医患关系的本来面目,还原医学的本来发展规律和本来特征,以人为本,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每个人到医院看病,都希望医生能多聊两句,都希望病人把医生当成自己的亲人,医生也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这就必须要沟通。所以首先要增加医患沟通的时间,从制度上缓和我们当前一定程度上的医患紧张关系。所以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就变成第一位的。

  其中,有几项任务很重要,要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国有将近100万个医疗机构,遍布城乡,已经比较完善了,我们在短期内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框架是不容易的。尤其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百废待兴,我们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来非常不容易,我们建立了很多国家级的医院,这些医院的医学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和临床水平都很高。下一步关键是这些医疗机构之间怎么样加强合作,形成相互协作的网络,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要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建立医疗机构间相互协作的网络,把病人往下引导,如果不信任基层,病人往下引导就做不到。

  引导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国家90年代搞三甲医院评审,国家给了大量的投入,当然给基层也有很多投入,但是当时确实公立医院建设比较多,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引导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推进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以人为中心,给他提供连续性的服务。同时科学合理引导群众就医需求。

  第二,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首先要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我们说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政府管方向、管评价、管考核、管大事。公立医院就应该把权力还给他,包括内部设置、副职推荐以及相应的人事薪酬分配,都应该给他相应的权力,才能调动积极性。

  第三,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我们要争取在经济新常态下对医保投入继续保持增长,同时也以支付方式改革作为突破口,提高我们医保的运行效率,让我们的医保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四,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我们要通过从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共同发力,降低药品虚高成本,提高药品研发质量,合理使用。

  第五,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

  大家经常看新闻里讲放管服务,权力该放的放,但是放了以后要管好,不但要管好,还要服务好,叫简政放权、强化管理、协同服务。放管服务要相互结合,才能够使得我们医疗卫生系统建立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监管体制和效率。

  第六,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医疗卫生系统的核心是人,要调动人的生产力和积极性。创新卫生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卫生人员荣誉制度。加强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扩充我们医疗资源的供给。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把老百姓的疾病前端前移,尽量少生病、晚生病,甚至是不生病。

  我们的保障措施有七个方面的强化,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落实、强化改革探索、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国际合作、强化督查评估、强化宣传引导等七个方面落实。我们写规划的人最希望这个规划能够很好的落实,能够变成生产力,能够释放生产力,使得我们医疗卫生系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