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健康要闻

中医养生市场虚火过旺

健康 大众日报 2016年11月02日 14:1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不治已病,治未病”,以调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为主的中医养生概念渐渐火了起来。而在追捧之下,中医养生依然存在诸多乱象。有专家提出,中医养生市场目前“虚火过旺”,亟须降温。

  中医养生市场“虚火过旺”

  近日,有媒体报道济南市槐荫区一位市民因在养生会所拔火罐不当,造成腿部肌肉坏死,面临手术。而在团购网站上输入“拔罐”,省城济南就有上百家美容会所、理疗中心提供该项服务,价格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

  “我作拔罐有5年时间了。”记者随机体验了一家位于济南山大路的中医理疗店,拔罐技师宣称自己科班出身、经验丰富,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只要不是孕妇都可以拔罐。”拔罐前技师并没有进行问诊也没有告知记者禁忌症。“拔罐”理疗共持续15分钟,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消毒环节,至于从事拔罐的资质技师则解释说,拔罐是中医的基本功,任何学过中医的人都会拔罐,不需考证,也没有资质审核。

  “每月都会遇到因拔火罐操作不当,烫伤、起泡的患者。”济南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吕颖霞很是无奈。“拔罐更偏重于实证,虚证需要把握患者的体质气血,勿伤正气,勿伤分肉。”她谈到,中医养生首先要遵循中医规律,但由于拔罐、刮痧等传统技艺操作门槛较低,已出现过度开发与使用的趋势。

  除了拔罐,中药养生也成为不少人追捧的对象。在千佛山南路一家药店,47岁的刘女士一次购买了3瓶三七粉,每瓶100克,价值594元。“电视上说,三七不仅能预防脑血栓,和牛奶一起喝还能祛斑呢。”对三七粉的效果刘女士深信不疑。

  “中医养生的概念被‘泛化’了。”说起如今中医养生市场的现状,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司国民不无忧虑,他为现下中医养生开出的诊断是“阴虚火旺”。由于养生需求旺盛,中医养生市场频现理念炒作、盲目跟风等现象,呈现一种无序状态,而正是这种无序给了牟利商家可乘之机。

  体质辨识不清,仙草也不灵

  治疗中医养生市场“虚火过旺”,首先要“养阴清热”,还原中医本色,给养生市场降降温。

  “一味中药不是万能方。真正的中医养生是顺应自然规律,依据不同人的体质辨证施治。”“你看这个药方党参20g,偏燥,所以要加金银花来调节。”司国民边看药方边说,“中医养生是门内涵丰富的学问,需要时刻进行辩证思维。”

  “不少中药的功能被夸大了。”司国民说。以三七粉为例,如若体内没有淤血,盲目喝三七作用并不明显。三七性温,若服用者本就口干舌燥、失眠多梦,体内火气旺盛,饮用三七,反而会使内热更盛。

  “体质辨别不清,即使仙草也不灵。”如今石斛被冠以九大仙草之首被炒作起来,而司国民提醒,石斛虽然滋阴效果好,但性凉,并不适合胃寒的人吃。

  走规范化与标准化之路

  “理气疏郁”是为中医养生市场虚火降温的另一良方。

  “体质辨识是中医养生的特色,但个性化并不意味着没标准。”司国民说,规范化与标准化依然是中医养生发展的趋势。

  在司国民看来,中医药治疗、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标准和管理都还不够规范。“西药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之分,中药虽有类似的分类标准但执行不足。”司国民说道,“目前有101种中药被纳入药食同源的序列,这些中药就像西医非处方药,按需购买。而对于其他中药,则要充分考虑药物的偏性,严格审方环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吕颖霞认为,中医养生的最大问题还是监管。她谈到,由于拔罐、刮痧属于中医传统技艺,国家虽于2012年出台了相关标准,但规范不够细化,再加上操作门槛较低,规范化监管成了最大难题。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发布消息,刮痧器具、医用抽气式火罐等有望在明年出台国际标准。“标准的出台不仅能让中医养生技艺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保障包括器械在内的中医药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高品质。”吕颖霞谈到。

重点推荐


  

860010-1125010100
1 1 1